在强调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央教育部从课程改革入手,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新时期我们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迅速提高。作为基层共青团组织在面临这样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去把握机遇,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要创新和改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明确形势,因形制宜,建立一个完整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明确形势就是指要十分清楚地认识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势和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尚未能完全顺应新的特点和规律,略为显得被动,要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基层团干部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观念的转变。俗话说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上适时作出了适应性的转变,具体的工作思路、策略、方法、手段才能相应地作出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种行政命令,它不是靠一纸文件或一个口号就能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它要求我们深入青少年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需求,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和引导工作。从相对集中的观念转变到民主开放的观念;二是要注重方法的转变,由于浓厚的集中色彩的影响,我们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中,目标计划往往过于统一,形式方法也较为单一呆板,动辄指手划脚,只该这样,不该那样,喜欢空洞的说教和纯理论性的东西教训人,而不是去说服、去疏导、去搞春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结果使青少年不了了之,有时甚至会因之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工作方法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三是要自我转变,要使自己"化蝶为蛹",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勇气面对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否则,以自己的"半斤"又怎能使学生成为"八两"。这是一个追求自身完善,也给予他人以真理转变的过程。
二、要紧扣时代脉搏,从需求入手,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时移世转,时代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变化,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贴近实际,紧扣时代发展方向,因时制宜地解决青少年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需求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同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需从需求入手解决问题。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电子科技化更高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实现。它使当代青少年渴求知识`、渴求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要抓住青少年的这些需求,能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在这一过程当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之紧密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在满足青少年这些需求的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进步,使一些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行为方式产生异化,如心理的端空虚,法制意识淡化,沉湎于伪科学,沉溺于虚幻的时空当中等等,出现了一些信仰危机。对些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多措并举崐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典型教育,文体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辩认真善美,提高他们的科学修养和道德法制素养。使他们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克服随之在产生的困难,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三、要抓住特点和规律,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加之下岗现象的普遍性和就业的相对困难,使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行为方式明显呈现出多样化,因此,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就必须适当区分不同思想群体的青少年,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思想教育工作措施和方法。即要深入青少年学生中调查研究,了解动态,准确分类,如富裕型家庭青少年群体、贫困型家庭青少年群体、学习优秀型青少年群体、学业不良型青少年群体等等,这是整个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又要在不同青少年群体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工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该群体的思想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各个群体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也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什么和方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总之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要力求把工作做得细、做得活、做得严、做得实。这些要求都做到了,那?quot;病万变药亦万变",这样针对性就更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
在青少年思想状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妥善地利用这些差别,掌握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把各地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活、更丰富多彩。在这一方面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就地取材的原则。各个地方,各个类型的学校都有其极为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德育素材,如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名胜古迹、高新开发区等,这些都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藉以利用的最好素材,它们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可以很好地融为一体,如利用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地方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利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进行人文环境教育;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等,这些形式的教育开展即贴近生活,不会产生距离感,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容易产生实效。二是要坚持创新升华的原则。为达到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需要对原始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剔除消极部分,使它能够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途径和形式。如创办?quot;创之星"活动的开展,即要坚持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又要达到对青少年的道德约束和教育作用。若把这两个原则充分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并善于改造和升华这些素材,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落到实事中,那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